MENU

桃夭

December 17, 2021 • 诗经,周南,闲亭阅读设置

题解

这是一首贺新娘的诗。全诗以桃树的枝、花、果、叶作为比兴事物,衬托出新嫁娘的年轻美丽以及成婚的快乐气氛。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不仅是“兴”句,而且含有“比”的意思,这个比喻对后世影响很大。古代诗词小说中形容女子面貌姣好常用“面若桃花”、“艳如桃李”、“人面桃花相映红”等词句,可能就是受了《桃夭》一诗的启发。这样一首贺新婚的诗,《毛诗序》也认为是美后妃之德的作品。《毛序》说:“《桃夭》,后妃之所致也。不妒忌则男女以正,婚姻以时,国无鳏民也。”方玉润《诗经原始》驳斥说:“此皆迂论难通,不足以发诗意也。”“《桃夭》不过取其色以喻‘之子’,且春华初茂,即芳龄正盛时耳,故以为比。……又以为美后妃而作,……且呼后妃为‘之子’,恐诗人轻薄亦不至猥亵如此之甚耳!盖此亦咏新昏诗,与《关雎》同为房中乐,如后世催妆坐筵等词。”

注释

  • 夭夭(yāo):茂盛,生机勃勃的样子。
  • 灼灼(zhuó):鲜艳的样子。
  • 之:这。子:指女子,古代女子也称“子”。于:往。归:出嫁。后来称女子出嫁为“于归”。
  • 蕡(fén):果实硕大的样子。
  • 蓁蓁(zhēn):树叶繁盛的样子。

赏析

  • 诗中塑造的形象十分生动。拿鲜艳的桃花,比喻少女的美丽,尤其是“灼灼”二字,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。写过《诗经通论》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,此诗“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”,并非过当的称誉。
  • 短短的四字句,传达出一种喜气洋洋的气氛。这很可贵。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。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”,细细吟咏,一种喜气洋洋、让人快乐的气氛,充溢字里行间。反映了人民群众对生活的热爱,对幸福、和美的家庭的追求。
  • 这首诗反映了这样一种思想,一个姑娘,不仅要有艳如桃花的外貌,还要有“宜室”、“宜家”的内在美。这首诗,祝贺人新婚,但不象一般贺人新婚的诗那样,或者夸耀男方家世如何显赫,或者显示女方陪嫁如何丰盛,而是再三再四地讲“宜其家人”,要使家庭和美。
  • 《桃夭》篇的写法也很讲究。看似只变换了几个字,反复咏唱,实际上作者是很为用心的。头一章写“花”,二章写“实”,三章写“叶”,利用桃树的三变,表达了三层不同的意思。从桃花到桃实,再到桃叶,三次变换比兴,勾勒出男婚女嫁一派兴旺的景象。古人通过桃花似的外“美”,巧妙地和“宜”的内“善”结合起来,表达着人们对家庭和睦安居乐业生活的美好向往。

关于美

  • 一个问题是,什么叫美,《桃夭》篇所表达的先秦人美的观念是什么样的?“桃之夭夭,灼灼其华”,很美,艳如桃花,还不美吗?但这还不行,“之子于归,宜其室家”,还要有使家庭和睦的品德,这才完满。
  • “夫美也者,上下、内外、大小、远近皆无害焉,故曰美。若于目观则美,缩于财用则匮,是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,胡美之为?”(《国语·楚语》)

    • 伍举的观点是“无害即是美”,也就是说,善就是美。而且要对“上下、内外、大小、远近”各方面都有分寸、都无害。这种观点最主要的特点是强调“善”与“美”的一致性,以善代替美,实际上赋予了美以强烈的政治、伦理意义。
    • “聚民利以自封而瘠民也,胡美之为?”那意思是说,统治者重赋厚敛,浪费人力、物力,纵欲无度,就不是美。应该说,这种观点在政治上有一定的意义。但它否定了“善”与“美”的差别,否定了美的相对独立性,它不承认“目观”之美,是其严重局限。
    • 这种善即是美的观点,在先秦美学中应该说是具有代表性的,而且先秦儒家的美学观念,主要是沿着这个方向发展的。
  • “子谓《韶》:‘尽美矣,又尽善也’;谓《武》:‘尽美矣,未尽善也’。”(《论语·八佾》)

    • 通过对《韶》与《武》的评价,还是可以看出,“尽美”虽然被赋予在“尽善”之外的一个相对独立的地位,但只是“尽美”,还不能说是美,“尽善”才是根本。
Last Modified: February 6, 2023